close

國道取締員警遭追撞,肇事司機連續上班22日,其中七日工時還超過12小時,疑似因為過勞釀禍。

1111人力銀行2018430日公布「勞工職業災害現況調查」發現,六成勞工曾在職場遭遇身心傷害,主要原因是身體特定部位使用過度、工時過長過勞,以及工作過程中發生意外,且台灣工時高居全球第六長,台灣勞工一年比起OECD  (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)主要國家,多上34日班,且平均下來約每12日,就有一位勞工因為過勞失去寶貴的生命。

過勞儼然成為台灣勞工一大困境,由數十個勞團組成的「五一行動聯盟」在51日,號召5,000人走上街頭拚公投,以「反過勞、拚公投,要加薪、爭勞權」做為活動主題,其中反過勞就放在訴求的第一位,反應台灣勞工身心俱疲

1111人力銀行進一步指出,根據勞保局的統計資料,從2011年開始因為工作導致腦心血管疾病爆發死亡(過勞死)的人數,累計已經高達208人,平均下來等於每12日,就有一位勞工因為過勞失去寶貴的生命。

光是2017年就有54人因此傷病或失能,而這些不可預測的意外往往發生在瞬間,一但因為過勞導致注意力不集中、身體失能,在製造業、運輸業這些需要高度專注的產業,就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工安意外。此外經常需要搬負重物的搬家工人、倉管人員或是貨運人員,也容易因為特殊的工作姿勢造成脊椎或是肌肉的傷害。

1111人力銀行表示,此次調查也發現,有三成勞工因為職災留下不可回復的創傷,其中永久性傷害(23.35%),留下永久性傷害、傷殘、失能,且需要長期治療(7.05%),此外還有(39.65%)還在治療中、復健中、未來會痊癒。

調查進一步發現,發生職災當時的職業類型則以機械模具、生產製造(16.74%)最多,而發生職災時任職的產業以傳產和製造業(31.28%)比例最高。至於參考勞工保險給付資料,2017年製造業申請人次就高達15263人次,佔總人次(29.91%),將近三成,是所有行業別中比例最高的產業。

因為製造業的工作環境多為高分貝音量或高溫的作業環境,還有大量的機械設備需要維護,看出製造業因為工作環境具備高危險性,因此發生工安意外的比例較高。

進一步詢問當時任職的企業,除了法定的職災保障還提供哪些協助,高達六成四的企業沒有任何協助,只有16.74%有團體保險理賠,另外主動關心、探視的占14.54%,只有不到一成提供有薪假休養。

而發生職災後,有四成七的勞工因此離職,其中自願離職佔32.16%、被逼離職8.37%,還有6.61%因為無法勝任工作而離職。在發生職災後勞工的職業生涯也因此產生轉變,除了三成沒有受到影響的勞工,有32.55%的勞工選擇轉職或轉行,還有勞工產生危機意識培養第二專長,約佔14.98%,也有超過一成就此離開職場。

至於針對職災的後遺症,38.77%的勞工表示沒有留下後遺症,卻有超過三成勞工因為需要定期復健回診影響工作,還有二成求職不易。

 

上述「勞工職業傷害現況調查」,是1111人力銀行為了解勞工職業傷害的困擾,特別針對18歲以上求職會員進行網路問卷調查,調查時間2018412日到427日,隨機抽樣為1128份,信心水準95%,正負誤差值2.92個百分點。

 

 

 

(摘自:勞工,過勞,急救人員證照,天車 吊車,起重機,堆高機,環境監測  資訊網)

參考文獻:       

1交通部所 2012 交通部所屬事業101 年度工作考成實施要點(核定版)

2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 2012 工程採購契約範本

3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009 資訊改造專業服務
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

聯合安全衛生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
arrow
arrow

    聯合安全衛生管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