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參、國內外重要職業病介紹

職業病會隨著工作型態與工作環境的改變而有不同,以下介紹國內外目前仍常見的職業病。

  1. 職業性肺疾病:礦物性和生物性粉塵是引起職業性肺疾病的主因,這包括職業性肺部纖維化塵肺症(矽肺症、石綿肺症)、職業性氣喘、過敏性肺炎、傳染性肺疾病及肺癌等。台灣過去煤礦業發達,煤礦工人工作數十年後很多人得到塵肺症或矽肺症,這是目前國內申請理賠最多的職業病。
  2. 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:姿勢不良、負荷不當或重複動作等都會導致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,肌肉、肌腱、神經、韌帶、關節、骨骼的拉傷、扭傷、挫傷及發炎等急慢性傷害等都屬於這類疾病,國外這類職業病的理賠佔很大比例,我國目前也將椎間盤突出及腕道症候群列舉為職業病種類。
  3. 職業性癌症:工業上使用到的游離輻射線和許多化學物品是可能致癌物,如氯乙烯單體、聯苯胺、4-胺基聯苯、苯、石綿、砷和巴拉刈等,可能造成的癌症種類包括鼻咽癌、肺癌、肝癌、肝血管肉瘤、白血病等。
  4. 職業性意外災害:職業所引起的意外事件中,約有30%是屬於嚴重傷害,如:斷肢、骨折、嚴重裂傷、中毒、燒傷、視力受損或失明。大部分的意外災害是由於人為因素所造成,是可以經由預防而減少其發生率,如:在工作程序上去除傷害的危險因子、加裝個人防護具或安全裝備、工具及職場環境的改善以及落實職業安全教育等。
  5. 職業性心血管疾病:危害物如二硫化碳、二氧化硫、氟氯碳化物、二氯甲烷、一氧化碳、硝化甘油、砷、鉛、鎘、鹵化溶劑、噪音、工作壓力等,都曾被報導對心臟有害,而高溫等物理因素會加重心臟的負擔,另外噪音也會令人煩躁而與高血壓相關。
  6. 職業性生殖系統疾病:工作環境的暴露可能導致的生殖危害,包括:不孕症、流產、月經週期失調、新生兒體重異常、先天性畸形或智能障礙等,然而除了一些已知的少數化學物質 (如:鉛、二溴氯丙烷和二硫化碳) 和游離輻射外,大部分危害因子仍在評估當中。
  7. 職業性聽力損失:有研究指出經常暴露在85分貝(dBA)以上的工人,就會有聽覺受損的問題,通常聽力受損情形是逐漸惡化的,而一旦造成永久性聽力受損,就無法回復,因此在噪音環境工作的工人必須每年定期作聽力檢查,以早期發現問題。
  8. 職業性皮膚疾病:危害物如各種有機溶劑、石油、焦油、鉻酸鹽、游離性與非游離性輻射等,可能造成的皮膚性疾病包括:接觸性皮膚炎、高溫或化學性燒傷、皮膚癌、化學藥品造成的皮膚染色、氯剉瘡、髮囊炎和慢性振動傷害等。
  9. 職業性神經系統疾病:包括中毒腦炎、多發性神經病變、中樞神經病變、巴金森症、小腦性失調症等。有很多種工業用化學物質會引起中樞或周圍神經系統的傷害,而其中有很多神經系統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反應。台灣曾發生彩色印刷廠工人,使用正己烷當溶劑而發生多發性神經病變,無法站立的例子。
  10. 職業性肝疾病:危害物質如四氯化碳、氯仿、二甲基甲醯胺、黴菌毒素、氯乙烯單體和砷等,所引起的肝臟傷害包括急性中毒性肝炎、急性膽汁滯留性肝炎、慢性纖維化、肝硬化、病毒性肝炎等。
  11. 職業性腎疾病:重金屬 (鉛、鎘、汞)、有機溶劑 (四氯化碳)、苯酚、五氯酚和砷化氫等物質會造成急性或慢性之腎毒性。
  12. 職業性精神或心理問題: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,尤其是工作壓力引起的心理問題,如:躁鬱症和心身症等。

 

肆、健康監測與健康促進

一、健康監測

健康監測是為了瞭解勞工朋友們的健康情形,可以用「健康檢查」和「健康體能檢測」來達成這個目的。定期健康檢查可以在疾病形成的初期,即早發現即早治療;而健康體能的檢測不僅可以評估一個人的心臟、血管、肺臟及肌肉等組織是否都能發揮功能,使身體勝任日常工作、享受休閒娛樂生活並應付突發的狀況,這樣不僅可以降低醫療成本及國家經濟負擔,也可以促進個人及社會健康,提升生活及工作之品質

以下簡要說明健康檢查和健康體能檢測。

() 健康檢查:

依勞工安全衛生法第十二條之規定,勞工健康檢查包括體格檢查與定期健康檢查。體格檢查是指:於雇用勞工從事新工作時,為識別該勞工是否適合此份工作,所舉辦的勞工健康檢查。如果勞工朋友的新工作沒有特殊危險性,則只需接受一般體格檢查;如果勞工朋友的新工作具有特殊危險性,則必需接受特殊體格檢查,這樣,不但可以避免讓勞工從事不適當的工作,也可以讓雇主找到能勝任工作的健康工人。

定期健康檢查是指:勞工在職期間,依其從事的工作內容(如粉塵作業、鉛作業、高溫作業等)及年齡(30歲、30~45歲、>45),所應定期實施特殊或一般的健康檢查。定期健康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勞工的健康問題,如果檢查結果有異常項目,就要進行追蹤檢查並了解是否與工作有關。

()健康體能測試

良好的「健康體能」是指維持日常生活、工作及休息活動的體力基礎,同時也有助於降低或延遲慢性病(如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、癌症等)的發生。

由於我國已經成為高齡化國家,多數人都可能活到很老,因此有必要努力保持甚至提升勞工的健康體能,延緩老化,使我們老當益壯。

勞工體能評估,包括「健康體能」與「工作體能」二方面。

「健康體能」包涵五大要素:

(1)身體組成,

(2)心肺適能,

(3)肌力及肌耐力,

(4)柔軟度及關節活動度,

(5)平衡、協調或反應。

而「工作體能」是指,與勞工職務直接相關的動作體能,如:抬舉、搬運、推或拉時的最大負重能力或耐力,及彎腰、蹲、跪姿、爬、攀登高度、伸取範圍等功能性的能力。測量「工作體能」通常需要藉助精密的測量儀器,比較適宜用實驗室的工作模擬評估,不易普遍應用於工作場所。

測量「健康體能」,部份項目可以容易地測得,例如「身體組成」的腰臀比(腰圍/臀圍)及身體質量指數(BMI,體重(Kg)/身高 (公尺)2),腹肌耐力(屈膝仰臥起坐)、背耐肌力(俯臥仰體運動)、單腳站立之平衡協調反應等項目可以簡易地測得。

 

二、健康促進

在工作場所推行勞工健康促進,除可促進員工健康體能外,對雇主也帶來很好的效益,包括:降低醫療費用、減少病假日數;提高員工士氣、生產力、工作動機與工作表現;改善員工生理、心理功能;增加員工間或勞資雙方的互動及溝通機會;改善勞資關係,勞工感覺到雇主的關心,有助於增加對資方的凝聚力。

健康促進的內容包括:衛生教育活動、員工協助計畫、健康體能、職業衛生與安全、疾病篩檢及健康諮詢等。在過去20年間,國外產業界開始提倡在工作場所推動各種健康促進活動,常見的活動包括:戒菸、壓力調適與管理、體適能推廣、健康風險評估、下背痛預防和照護、營養教育、體重控制、工作意外預防、血壓、血糖、膽固醇等篩檢活動,其他還有協助員工解決情緒問題的方案。

目前國內各作業場所真正推動健康促進計畫的並不多,但一些大型企業近年來也開始注重勞工健康促進的課題,並開始實施作業場所健康體能促進計畫;同時,政府單位也開始調查國內企業推動工作場所健康促進工作的意願、作法和困難情形,希望未來能夠針對目前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,使每位勞工不但不會因工作而受到健康危害,更可享受到職場健康促進計畫所帶來的健康效益。

 

 

 

(摘自:勞工,過勞,急救人員證照,天車 吊車,起重機,堆高機,環境監測  資訊網)

參考文獻:       

1交通部所 2012 交通部所屬事業101 年度工作考成實施要點(核定版)

2行政院研究發展委員會 2012 工程採購契約範本

3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009 資訊改造專業服務

資料來源: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

聯合安全衛生管理顧問有限公司

arrow
arrow

    聯合安全衛生管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